【例文】'利居众后,责在人先“,是一种觉悟、一种美德,也是一种操守、一种追求。计利当计天下利,尽责当尽公仆责。作为新时代的共产党人,在责任的指南针上,在利益的坐标系中,要正确处理得与失、取与予、付出与回报、责任与担当的关系,强化责任意识、淡泊名利观念,为党分忧、为民谋利、为国奉献,真正展现'我将无我“的大境界、'不负人民“的大作为。(解放军报《'利居众后,责在人先“》)
【典故】出自唐代韩愈《送穷文》,影与行殊,面丑心妍,利居众后,责在人先;
又其次曰交穷。
【释义】意思是,把自己的利益放在大家的利益之后去考虑,把自己的责任放在别人之前去承担。比喻不计私得上、大公无私、勇于担当的品行。
【赏析】在中华民族历史上,大公无私之说源远流长。春秋时,祁黄羊为晋国大夫,晋平公让祁黄羊推荐南阳县令人选,他推荐了自己的仇人解狐。后来晋平公让祁黄羊为朝廷推荐一名法官,他推荐了自己的儿子祁午。二人任职后都很出色,受民爱戴。对此,孔子赞叹道:'外举不避仇,内举不避亲,祁黄羊可谓公矣。“'公“即大公无私。《吕氏春秋》有云:'私视使目盲,私听使耳聋,私虑使心狂。“ 其意是说,如果一个从事公共管理的人从私心出发、以权谋私,就得不到真知灼见,甚至会堕入腐败的深渊。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,就把立党为公庄严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,要求全体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做到大公无私。毛泽东同志经常拿起'公与私“的标尺丈量自我,曾为自己定下'三原则“:恋亲,但不为亲徇私;
念旧,但不为旧谋利;
济亲,但不以公济私。县委书记谷...
(想阅读全部图文内容,您需要先登陆!)
《2025年【写材料用典】利居众后,责在人先(完整).doc》
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,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