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写材料用典】取其道不取其人,务其实不务其名

|   

【例文】'人才自古要养成,放使干霄战风雨“,这句古诗告诉我们,对人才应当有放手使用的气魄,使之冲上云霄,战风斗雨。人才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源不仅在于拥有多少,关键在于如何用好,切实做到'取其道不取其人,务其实不务其名“。必须正视,在社会生活中仍然存在着'引而不用、培而不用“,把人才当'绣花枕头“的现象,这现实版的'叶公好龙、瓠瓜空悬“,应当杜绝。(学习时报《从大处着眼重才爱才》)

【典故】出自宋代司马光《资治通鉴>卷五十一》,是故有道德足以尊主,智能足以庇民,被褐怀玉,深藏不市,则王者当尽礼而致之,屈已以访之,克已以从之,然后能利泽施于四表,功烈格于上下。盖取其道不取其人,务其实不务其名也。

【释义】意思是,圣明的君王所用的是隐士逸民的治国方法,而不是隐士逸民本身,因此,必须注重实际效果,而不是徒求虚名。

【赏析】晋人葛洪在《抱朴子>行品》中写道:'夫惟大明,玄鉴幽微,灵铨揣物,思灼沉昧,瞻山识璞,临川知珠。“这段话告诉我们,独具慧眼的人看山崖,能发现未经琢磨的玉石;
靠近河川,便能知道水里有珍珠,比喻善于识才辨才的人在贤能之人尚未崭露头角之时便能敏锐洞察。我们常说,'知人善任“,知人是善任的前提,选人用人之前必须知人识才,具备'瞻山识璞、临川知珠“的慧眼。1930年5月,红五军第五纵队主攻修水县城久未突破,黄克诚主动请缨,率部进攻,身先士卒,抢先爬上云梯,经一夜激战获胜。时任军长彭德怀十分赞赏地说:'打一仗让我们认识一个人,打修水让我们认识了黄克诚。“部队备战打仗实践是展示人才才能的...

全文已隐藏

(想阅读全部图文内容,您需要先登陆!)

《【写材料用典】取其道不取其人,务其实不务其名.doc》

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,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。

文档下载
VIP免费下载文档